今秋游匡庐,身有飞举势。
意思:今年秋天游庐山,身有飞举姿势。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庐山中闻桂香忆游茅山时梦中游桂花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游山玩水的诗,通过对三茅山、匡庐山等自然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的开头,“我游三茅山,月下丹光丽。梦驾翠蜺车,凉云拥金袂。”描绘了月下三茅山的美丽景色,月光下的山峰如同披上了红色的光晕,美丽异常。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梦中驾着彩虹般的车辆,乘着凉云,身披金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些描绘都充满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两耳波浪透,广漠不可际。”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山中游历,感觉自己的耳朵似乎可以听到波浪的声音,整个广漠的世界似乎都展现在眼前,无边无际。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的欲望。
“犹记抟扶摇,乘风曾问帝。”诗人回忆起曾经乘风飞翔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转向了对匡庐山的描绘,“凌虚裹白云,白云镇相卫。”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匡庐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在匡庐山中,诗人感受到了白云的围绕和保护,这让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安全而美好的环境中。
“毛发极森竦,草木露华缀。”这里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感受,他感受到了草木的露水,感受到了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最后,“飞泉涌潮响,真可涤昏滞。”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泉水涌动的声音可以洗涤内心的烦恼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