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见白发慨然感一》 所悲道业寡,汩没无它贤。

所悲道业寡,汩没无它贤。

意思:所悲叹道业少,汩没没有别的好。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初见白发慨然感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诗人对于年龄增长、事业无成的悲慨。诗人通过观察万物生长壮老的自然现象,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阶段,不禁感叹自己已近四十,头发开始变白。他悲叹自己学业不精,事业无成,深怕岁月流逝,而自己的心愿落空。但是,他也意识到这是自然规律,无法违背。因此,他决心把这一切作为鉴戒,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奋进,不断追求进步,表现出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相结合的手法,以自然景象作为引子,引出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
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汩没无它贤。
深惧岁朋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
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道业

    读音:dào yè

    繁体字:道業

    意思:(道业,道业)

    1.谓善行、美德。因其可以化导他人,故称。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