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狼节推》 为山已九仞,高节肯中衰。

为山已九仞,高节肯中衰。

意思:为山已九仞,高节肯衰落。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赠狼节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首联“天马云孙在,终然骨相寄。”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诗人以天马和云孙为喻,表明自己具有超凡的才华和远大的前程。骨相寄则表明诗人尽管遭遇困境,但骨子里的坚韧精神始终不变。 颔联“泥涂辱虽久,霜雪志难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泥涂辱久,象征诗人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但霜雪志难移则表明诗人的志向如同经受霜雪的松柏,依然坚韧挺拔。 颈联“白发无嗟老,青衫莫厌卑。”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和地位卑微的坦然态度。诗人认为白发并不代表老去,青衫也不应嫌弃卑微,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为山已九仞,高节肯中衰。”以山为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为山已九仞,意味着诗人已经攀登到了很高的境地,但高节肯中衰则表明诗人并不满足于此,而是继续保持高尚的节操,努力向前。 整首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鼓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马云孙在,终然骨相寄。
泥涂辱虽久,霜雪志难移。
白发无嗟老,青衫莫厌卑。
为山已九仞,高节肯中衰。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为山

    读音:wéi shān

    繁体字:為山

    意思:(为山,为山)
    喻建立功业。
    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参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解释:1.喻建立

  • 中衰

    读音:zhōng shuāi

    繁体字:中衰

    英语:decline halfway

    意思:中道衰落。
    《汉书司马迁传》:“予先,周室之太史也……后世中衰,绝于予乎?”唐·刘知几《史通疑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