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ú qiú
繁体字:俘囚 英语:prisoner 意思: 1.在战争中被掳获的人。 《南史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江左皇族,水乡庶姓,若司马、刘、萧、韩、王,或出于亡命,或起自俘囚,一诣桑干,皆成禁脔。” 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臣闻汉王之父太公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于汉者。”
2.拘禁。 宋·朱弁 详细释义:被俘受囚的人。南史?卷十五?檀道济传:『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侯公至楚,晨扣军门,谒项羽曰:「臣闻汉王之父太公为俘囚,臣切庆大王获所以胜于汉者。」』
造句:知己皆为鬼,南屿俘囚独窃生。奈何因一俘囚,连死数十百人乎?俘囚长安陪富忠举兵应之。洛阳知己皆为鬼,南屿俘囚独窃生。
首字母缩写:fq
【拼音】fúqiú
【俘囚开头的诗词】
《和入京》
俘囚经万里,憔悴度三春。 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 钟仪悲去楚,随会泣留秦。 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
【包含俘囚的诗词】
《和入京》
俘囚经万里,憔悴度三春。 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 钟仪悲去楚,随会泣留秦。 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