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繁体字:浮瀋 意思:亦作“浮沉”。 解释:1.亦作"浮沉"。 2.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 3.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4.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 5.喻升降﹑盛衰﹑得失。 6.埋没;沉沦。 7.出现和消失。 8.指书信未送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羡作豫章郡太守。临去﹐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后称书信未送到为"浮沈"。 造句:我目前已经拜读您两本诗集,您的诗作意境深远,内容充满了人生的甘苦浮沈,篇篇都是动人心弦发人深省的结晶之作,使我不禁为您的爱力而潸然泪下。刚从澎湖空运抵达的活海鲜,在水族箱中浮浮沈沈,还处于晕船状态,主厨黎柱权烹调海鲜,不管蒜蓉蒸,花雕蒸,姜葱? , xo酱炒,调 首字母缩写:fs 【用浮沈造句】
1、卒不改官,浮沈京师,至死不屈。 【浮沈开头的诗词】
【包含浮沈的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