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匦函

读音:guǐ hán

繁体字:匭函

意思:(匦函,匦函)

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置于唐。
唐·韩愈《赠唐衢》诗:“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
唐·元稹《献事表》:“凡今之人,以谏鼓匦函为虚器,谓拾遗补阙为冗员。”
宋·欧阳修《南省策试第五道》:“立肺石以达穷民,设匦函以开言路。”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干祐元年》:“蜀主以张业、王处回执政,事多壅蔽,

解释:1.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始置于唐。 2.亦称上呈朝廷的书信﹑奏章。

详细释义:政府或私人机构所设置的意见箱。如:『学校每个星期都会将同学投入匦函的意见,拿出来公开讨论和评议。』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gh

【拼音】guǐhán

【包含匦函的诗词】
《赠唐衢》
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
奈何君独抱奇材,手把锄犁饿空谷。
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
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
上一篇
佹琐
下一篇
佹异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