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uó shǐ
繁体字:國史 英语:national or dynastic history 意思:(国史,国史)
1.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歷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歷史。 《后汉书班固传》:“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繫京兆狱。”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 唐·司空图《商山》诗之一:“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国史者,君民比并 近义词:
正史、信史 详细释义:1.一国或一朝代的历史。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旧闻,缀述国史。』 2.掌记国史的史官。诗经?大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 咏情性以风其上。』
造句:我为了写学期论文,钻研了三十卷的美国史。这本英国史肯定是放错了,竟在图书馆的词典书架上。对于整个新政活动的这种评论,美国史学家能有什么不同意见呢?这个工业、金融和运输业中的运动是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uóshǐ
【用国史造句】
1、而当今海内学界不胫而走的域外中国史论著,大多是以理论和解释见长的作品。
【国史开头的诗词】
《翟使君挽歌》
国史书勋伐,州民颂乐康。 岂唯存柏椁,亦合葬桐乡。 黄壤千年恨,青山六里长。 空余铃阁畔,寂寞菊花香。
【包含国史的诗词】
《泊定海夜哭》
我实愁来此,荒荒天地昏。 悲风嘶虎石,毅鬼立蛟门。 国史千年寄,臣心一日论。 关河戎马在,何地可招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