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īng nián
繁体字:丁年 意思:男子成丁之年。歷代之制不一。 汉以男子二十岁为丁,明·清以十六岁为丁。亦泛指壮年。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李善注:“丁年,谓丁壮之年也。” 金·元好问《灯下梅影》诗:“丁年夜坐眼如鱼,老矣而今不读书。” 清·缪慧远《友人过访》诗:“坐上清歌闻子夜,人生行乐及丁年。” 梁启超《 解释:1.男子成丁之年。历代之制不一『以男子二十岁为丁,明清以十六岁为丁。亦泛指壮年。 详细释义:丁壮之年,即满二十岁。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唐?温庭筠?苏武庙诗:『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造句:余有丁年少时有勤学苦读之名。“丁年”即一个人成年的时候。”丁年:成丁的年龄,即壮年。“甲帐”、“丁年”等皆是用典。
首字母缩写:dn
【拼音】dīngnián
【丁年开头的诗词】
《七哀诗》
丁年难再遇。 富贵不重来。 良时忽一过。 身体为土灰。 {冥冖=宀}{冥冖=宀}九泉室。 漫漫长夜台。 身尽气力索。 精魂靡所能。 嘉肴设不御。 旨酒盈觞杯。 出圹望故乡。 但见蒿与莱。
【包含丁年的诗词】
《七哀诗》
丁年难再遇。 富贵不重来。 良时忽一过。 身体为土灰。 {冥冖=宀}{冥冖=宀}九泉室。 漫漫长夜台。 身尽气力索。 精魂靡所能。 嘉肴设不御。 旨酒盈觞杯。 出圹望故乡。 但见蒿与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