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ǎo zhí
繁体字:倒植 意思: 1.倒;倒置。谓将事物的首尾、上下、顺序、性质、是非、地位等颠倒过来,与正常情况相反。 《庄子外物》:“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 汉·贾谊《新书威不信》:“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 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下:“古者,尊中国贱夷狄,真若首足。二汉虽议和亲,然礼亦不至均。今若是,是与之抗立,首足并处,失孰甚焉。臣恐久之,非 解释:1.倒;倒置。谓将事物的首尾﹑上下﹑顺序﹑性质﹑是非﹑地位等颠倒过来,与正常情况相反。
2.倒装,修辞方法之一。有意识地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调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
造句:右侧山腰,藤萝倒植,下临绝壁。譬诸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倒植。)茄?倒植,吐被芙蕖。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首字母缩写:dz
【拼音】dǎozhí
【包含倒植的诗词】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智巧役一世,往往悲古愚。 触蛮荣利场,白日事浮虚。 情流失固有,意骛希本无。 相与龙断登,独不捷径趋。 是非遂倒植,大道归糊涂。 发愤中夜思,犹有未亡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