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hūn sī
繁体字:春絲 意思:(春丝,春丝)
1.指春日的柳条。 唐·皎然《拟长安春词》:“春絮愁偏满,春丝闷更繁。” 宋·欧阳修《柳》诗:“绿树低昂不自持,河桥风雨弄春丝。”
2.指春日的钓丝。 闽·徐夤《钓车》诗:“轴磨骍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
造句:情逐阳关金缕断,泪和杨柳春丝重。《拟长安春词》:“春絮愁偏满,春丝闷更繁。3.春丝:然后将肉取出,放入石臼内舂成丝绵状。“春
首字母缩写:cs
【拼音】chūnsī
【春丝开头的诗词】
《倚声制曲三首》
春丝惹恨鬓云垂,媚态愁容半在眉。 早是思深难语列,可堪肌瘦不胜衣。 眼前有恨景尤速,门外无情车载脂。 自笑不如天上月,尊前犹有见郎时。
【包含春丝的诗词】
《感怀》
新晴杨柳散春丝,长路行人有所思。 愁上容颜青镜识,寒生亭馆落花知。 高云送雨来无定,独鸟惊风去自迟。 闷对亭前紫荆树,同根那得却相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