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ǔ nà
繁体字:補衲 意思:(补衲,补衲)
1.缝补,补缀。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一个憔悴异常的乡人,衣服补衲的,头髮很长,在他的腋下,挟着一个纸包。”
2.指破旧的僧衣。 唐·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3.指写诗作文堆砌典故。 南朝·梁·钟嵘《诗品总论》:“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拘挛补
造句:对月残经收拾了,旋逐朝阳补衲衣。罚教临老投补衲,归中条。如锺馗补衲、白猿穿针,咸有情态。卿卿莫道归来晚,收拾闲云补衲
首字母缩写:bn
【拼音】bǔnà
【补衲开头的诗词】
《赠行脚僧》
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 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 到处栖云榻,何年卧雪峰。 知师归日近,应偃旧房松。
【包含补衲的诗词】
《赠潘阆》
潘逍遥,平生才气如天高。 倚天大笑无所懼,天公嗔汝口呶呶。 罚教临老头补衲,归中條。 我愿中條山,山神镇长在。 驱雷叱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