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诐行

读音:bì xíng

繁体字:詖行

意思:(诐行,诐行)
偏邪不正的行为。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宋·王安石《答手诏封还乞罢政事表札子》:“今待罪期年,而法度未能一有所立,风俗未能一有所变。朝廷内外,诐行邪说,乃更多于乡时。”
清·汪懋麟《<文庙纪略>序》:“去其淫言诐行、诡怪判道之举,无非教者。”

解释:1.偏邪不正的行为。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bx

【拼音】xíng

【包含诐行的诗词】
《怀远堂》
祖后昔尊御,忠邪初混茫。
诐行扬于庭,直词招自旁。
尽锄新法秽,远拯疲民康。
白头失路者,冠服煇以煌。
尤工抑外家,减官卑轮箱。
累然两孤侄,赋禄上团防。
赐书课熟读,敛衽常敬庄。
盘筵化蒲苋,歌舞讳姬姜。
堂开瞰远野,惟见条山苍。
不知天何意,反掌异存亡。
何人致颠覆,使我同披猖。
胡云半点黑,汴水千里黄。
飘萧离宫殿,零落趁伦荒。
三吴通韦岸,中禁隔龙光。
曾孙更寂寞,泥里弄耕桑。
风掀炊馌灶,雨烂漫晒禾场。
上一篇
诐贼
下一篇
避灾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