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ì bū
繁体字:畢逋 意思:(毕逋,毕逋)
1.鸟尾摆动貌。 《后汉书五行志一》:“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南朝·梁·吴均《城上乌》诗:“呜呜城上乌,翩翩尾毕逋。” 宋·梅尧臣《邺中行》:“鸟乌声乐臺转高,各自毕逋夸疐尾。”
2.乌鸦的别称。 唐·顾况《乌夜啼》诗之一:“毕逋发刺月衔城,八九雏飞其母惊。” 解释:1.鸟尾摆动貌。
2.乌鸦的别称。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bb
【拼音】bìbū
【毕逋开头的诗词】
《黄雀》
毕逋秦氏乌,差池吴宫燕。 秦人挟弹巢若危,吴宫遗火巢空散。 不知野田雀,终日茅檐角。 卑栖挽吸蓬艾间,不畏鹰鹯与缯{左矢右敫}。
【包含毕逋的诗词】
《遣兴》
江上潮来风卷沙,城头毕逋乌尾讹。 燕泥半湿昨夜雨,蛛网忽粘何处花。 孤坐日月自闲暇,出门歧路空交加。 漫将白发对芳草,目送去鸿天一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