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ú lú
繁体字:拂廬 意思:(拂庐,拂庐) 上层吐蕃人所居的毡帐。 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草肥蕃马肥,雪重拂庐干。” 《旧唐书吐蕃传上》:“其屋都城号为逻些城。屋皆平头,高者至数十尺。贵人处于大毡帐,名为拂庐。” 《旧唐书高宗纪上》:“辛未,吐蕃使人献马百匹及大拂庐可高五丈,广袤各二十七步。” 《新唐书吐蕃传上》:“其赞普居跋布川,或逻娑川,有 详细释义:吐蕃帐幕名。唐?杜甫?送杨六判官使西蕃诗:『草轻蕃马健,雪重拂庐干。』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fl
【拼音】fúlú
【包含拂庐的诗词】
《漫兴(九首)》
江上十月风日好,小桃欲开春可怜。 绝胜龙沙三尺雪,雕弓射雁拂庐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