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áo zǐ
繁体字:杓子 意思:I 方言。粗蠢的人。 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杭州谓麤蠢人曰杓子。” II 舀东西的器具。舀物部分大体作半球形,有柄。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大铛中煮汤,以小杓子挹粉,着铜钵内。” 唐·李梦符《渔父引》之二:“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鲈鱼满案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其余切菜刀、噼 解释:1.方言。粗蠢的人。
造句:这些是什么杓子吗是浆果匙当另外两个女祭司入神地舞蹈著,神像左边的女祭司正以杓子舀取酒,装进酒杯中。所有桑拿用品放于一个盒里,方便携带包括:一个桶,一个杓子,温度计湿度计各一支,一个时间计和
首字母缩写:sz
【拼音】sháozi
【包含杓子的诗词】
《渔父引二首》
村寺钟声度远滩,半轮残月落山前。 徐徐拨棹却归湾,浪叠朝霞锦绣翻。 渔弟渔兄喜到来,波官赛却坐江隈。 椰榆杓子木瘤杯,烂煮鲈鱼满案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