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iǎn zhú
繁体字:貶逐
意思:(贬逐,贬逐)降职和放逐。《新唐书柳宗元传》:“会贬逐中辍,不克备究。”宋·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君名重天下,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悉坐贬逐。”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理宗号为崇尚儒硕,而真·魏二贤贬逐不暇,则其为治可知矣。”
造句:这和贬逐差不多,他不愿出去。”由此被投降派两次贬逐出朝。贤能忠直,或被贬逐,或遭刑戮。故被遣谪汀州,后又贬逐到英州
首字母缩写:bz
【拼音】biǎnzh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