縢是什么意思_縢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縢的意思解释
縢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词 封闭、缠束。《诗经.秦风.小戎》:「交韔二弓,竹闭绲縢。」汉.毛亨.传:「縢,约也。」
- 名词 绳索。《诗经.鲁颂.閟宫》:「公车千乘,朱英绿縢。」《续汉书志.第三零.舆服志下》:「乘舆以縢贯曰珠。」
- 名词 绑腿布。《战国策.秦策一》:「羸縢履蹻,负书担橐。」
- 名词 囊。通「幐」。《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序》:「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辽史.卷五二.礼志五》:「负银罂,捧縢,履黄道行。」
縢的多音注释(参考)
縢是一个多音字,读音包括:téng、yīn。
作为多音字的縢,在不同的读音下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一些关于縢的基本信息和用法:
读作téng时,它的含义和用法主要有:
1. 扎束,捆绑:“修领滋章,府尹赵绰承诏即日亲到州,呼胥佐前日收马之状,于时五鼓初晓,束手者尚七十余人,赵绰升厅喝缚一縢一马。”
2. 今通作“藤”。
读作yīn时,仅用于“縢縢”(绑腿)。
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结合相关的字义进行判断。
縢的相关问答
肉 絭 月 絭是什么字?答: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