褭是什么意思_褭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褭的意思解释
褭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词 以绳索控马。《说文解字.衣部》:「褭,以组带马也。」
- 动词 缭绕。通「袅」。唐.罗邺〈莺〉诗:「何事离人不堪听,灞桥斜日褭垂杨。」
- 动词 摇曳、摇摆。通「袅」。宋.陈深〈西江月.龙沫流芳旎旎〉词:「银叶初温火缓,金猊静褭烟微。」
- 动词 吹拂。清.谭献〈桂枝香.瑶流自碧〉词:「帘波澹处留人景,褭西风数声长笛。」
- 形容词 柔软美好。通「袅」、「嫋」。唐.元稹〈春余遣兴〉诗:「帘开斜照入,树褭游丝上。」
褭的多音注释(参考)
褭是多音字,有多种读音:
·褭(niǎo):
1.古同“袅”。
2.古代一种类似于蚊香的香草。
·褭(yào):古同“要”。
·褭(zhào):古同“诏”。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褭的相关问答
衣 馬是什么字?答:褭
褭开头的诗词
《拟青青河畔草》褭褭临窗竹。 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 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 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 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 绀黛羞春风。
|
《满江红·袅袅春幡》褭褭春幡,恰十日、又逢元夕。 人正在、景清堂上,金樽娱客。 蜡炬红摇花外竹,宝香清透边石。 听儿童、父老说青原,东风国。 平易政,人皆悦。 真实念,天知得。 想旌旗一路,又添春色。 满眼变成金色界,举头身近琼楼月。 问明年、何处著鳌山,蓬莱北。
|
《春二首》褭褭东风吹水国,金鸦影暖南山北。 蒲抽小剑割湘波,柳拂长眉舞春色。 白铜堤下烟苍苍,林端细蕊参差香。 绿桑枝下见桃叶,回看青云空断肠。 乌足迟迟日宫里,天门击鼓龙蛇起。 风师剪翠换枯条,青帝挼蓝染江水。 蜂蝶缤纷抱香蕊,锦鳞跳掷红云尾。 绣衣白马不归来,双成倚槛春心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