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是什么意思_疏的拼音和笔画写法
疏的意思解释
疏的小字典解释
- 使畅通。 【组词】:「疏通」、「疏解」、「疏导」。
- 不熟悉、不亲近。 【组词】:「亲疏」、「疏远」、「疏离感」、「人地生疏」。
- 稀少、不周密。 【组词】:「稀疏」、「百密一疏」、「疏疏落落」。
- 忽视、不注意。 【组词】:「疏忽」、「疏于教导」、「疏于防范」。
- 分散。 【组词】:「疏散」、「仗义疏财」。
- 空虚、不实在。 【组词】:「空疏」、「才疏学浅」。
- 古时臣子上奏给皇帝的报告。 【组词】:「上疏」、「奏疏」、「拜疏」。
- 注解古文义理的文字。 【组词】:「注疏」。
疏的辞典简编版解释
- 使通畅。 【组词】:疏通、疏导
- 分散、散开。 【组词】:疏散人群
- 事物间空隙或间隔大的。与密相对。 ◎
- 不亲近、不熟悉。 【组词】:生疏、疏远
- 粗心、不注意的。 【组词】:疏忽、疏失
- 空虚、不实在。 【组词】:空疏、才疏学浅
- 粗糙、不精细的。 【组词】:疏食
- 一种古书上注解的文字。 【组词】:注疏
疏的辞典修订版解释
- 动词 开通、使通畅。 【组词】:「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动词 分散、散开。 【组词】:「疏散人群」。
- 动词 清除、排解。《国语.楚语上》:「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
- 动词 刻镂、雕绘。《文选.张衡.西京赋》:「何工巧之瑰玮,交绮豁以疏寮。」唐.张说〈蒲津桥赞〉:「又疏其舟闲,画其鷁首。」
- 形容词 稀少、稀阔。 【组词】:「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几户人家」。
- 形容词 不亲近、不熟悉。 【组词】:「人地生疏」、「亲疏远近」。晋.陶渊明〈咏荆轲诗〉:「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 形容词 粗心、不注意、不细密。 【组词】:「人为疏忽」。《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其于计疏矣。」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象数一》:「落下闳历法极疏,盖当时以为密耳。」
- 形容词 空虚、不实在。 【组词】:「空疏」、「才疏学浅」。《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浅,恐不堪当此任。」
- 形容词 粗糙、不精细。《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唐.韩愈〈山石〉诗:「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 名词 窗。《史记.卷二三.礼书》:「疏房床笫几席,所以养体也。」
- 名词 窗上的刻镂花纹。《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尔乃悬栋结阿,天窗绮疏。」
- 名词 蔬果。通「蔬」。《淮南子.主术》:「夏取果蓏,秋畜疏食。」
,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 - 名词 阐明经义或古注的文字。 【组词】:「注疏」、「义疏」。唐.柳冕〈与权德舆书〉:「其有明圣人之道,尽六经之意,而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
- 名词 古代臣下进呈君王的奏章。 【组词】:「上疏」。唐.杜甫〈秋兴〉诗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刘向传经心事违。」
- 名词 书信。唐.杜甫〈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诗:「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 动词 分条陈述、记录。《汉书.卷五四.苏建传》:「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疏的多音注释(参考)
疏是多音字,有多种读音:
·疏(shū):
1.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疏导。疏浚。
2.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跟“密”相对):疏星。疏林。疏条。疏松。
3.关系远;不亲近:疏远。生疏。
4.空虚:稀疏。
5.冷淡;不亲切:形同陌疏。
6.分散;使从密变稀:疏散。离析。
7.开阔;广大:疏朗。
8.不熟悉;不熟练:生疏。半生半熟。
9.古又同“紩(挻)”。
·疏(sū):古同“梳”,梳子。
·疏(shū去声):姓。
疏的相关问答
疋 亠 厶 川 疋 巟 疋 是什么字?答:疏
疏开头的诗词
《南乡子 清画》疏雨动轻寒。 金鸭无心*麝兰。 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 尽日花枝独自看。 销睡报双鬟。 茗鼎香分小凤团。 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 愁绕春丛 |
《净明寺》疏篁葱蒨云添润,乱石玲珑藓借斑。 小有洞从仇穴入,妙峰顶对德云间。
|
《述怀》疏狂无意逐功名,舞舌川湘又楚秦。 学汇中西空自许,言非理则不相因。 那知以此遘忧患,竟为多言犯要津。 甚矣书生无一用,未能权变且谋生。
|
疏开头的对联
上联:疏黄导洛,引渭凿泾,一代功德悬日月
下联:效禹学白,师西鉴古,百年业绩耸乾坤
上联:疏风过隙悄梳柳
下联:苦雨敲窗总惹愁
上联:疏风筛月移鸡爪
下联:清露濡松点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