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享受悠闲生活的诗,它通过对一个虚亭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描绘了一个突兀的亭子建立在高冈之上,周围环境清幽,秋天的微风带来了凉意。这句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宜人的环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舒适。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地势广阔,群山蜿蜒曲折,天空低垂,远处的树木在微茫的景色中显得更加渺小。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辽阔、深远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悠闲之感。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云彩的色彩常常变化,早晨和黄昏时分,太阳的光线常常会吞没月亮和星星。这两句诗展示了自然的变幻莫测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最后,“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官的理解。诗人认为,只要能够放下繁杂的公务,穿上粗布的帽子和藜杖,就可以享受到悠闲的生活。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清官的理解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宜人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人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上一首
《月下》
相关诗词
  • 1
    [宋]
    小邦人物大邦同,万屋鳞鳞气郁葱。
    谁挈神峰离海底,幻将廛市纳壶中。
    垂帘拟学山阴画,飞舄难乘叶县风。
    举首穹旻才一尺,敢凭正直谢天公。
  • 2
    [宋]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 3
    [唐]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
    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证果,睿想独超禅。
    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
    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