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思归》

垂翅东隅四五年,不知何日遂鸿骞。
传书燕足徒虚语,强学山公醉举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只鸟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感慨。 首句“垂翅东隅四五年”,诗人以一只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鸟为象征,描绘出一种无望的困境。这里的“东隅”可以理解为日落的方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这只鸟已经在这个角落待了四五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不知何日遂鸿骞”则表达了对于未知的期待和迷茫。鸿骞在这里象征着飞黄腾达、成功,但诗中的鸟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这个梦想,这无疑是对人生无常和不确定性的深刻描绘。 “传书燕足徒虚语”一句,诗人借燕子传书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空洞的承诺和无用的交流的无奈。燕子作为传书的象征,在这里被用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强学山公醉举鞭”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的描绘。诗人可能是在试图通过模仿山公的行为(山公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山涛,他曾在酒后举鞭自娱),来掩饰自己的无助和迷茫。这里表达的是一种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的心态,也是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鸟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无奈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意象,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度。
相关诗词
  • 1
    [唐]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2
    [唐]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於越古亭中。
  • 3
    [现代]
    塞上红山映碧池,茅亭望断柳丝丝。
    临风莫问秋消息,雁不思归花落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