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孰元,浑沦蒙密。 弥漫宇宙,一气沕潏。 孰知是旱,无极有极。 天高地下,人生物出。 畴虽未分,易虽未画,行乎其间,充满周悉。 炎黄启序,姬孔抉机。 陶为泰和,数千其期。 写为六经,万言具垂。 太史变法,汉唐续维。 迄于我宋,皇皇巍巍。 百代以下,上接农羲。 畏天若临,视民如伤。 消斥奸佞,登崇隽良。 急将宽兵,我武维扬。 选牧与部,仁风以翔。 节用裕下,根深本强。 身修国治,网举目张。 由经而 |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诗歌,表达了对宇宙起源、宇宙奥秘、人类出现、社会秩序、道德伦理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描述了宇宙的起源和状态,认为宇宙是由太初的混沌和浑沦的状态演变而来,弥漫在整个空间中,一气沕潏,充满着整个宇宙。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认为天高地下,人生物出,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出现并发展的。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的期待,希望社会能够分清是非,制定规则,使人们能够在其中遵循道德伦理,充满周悉。 然后,诗中赞美了炎黄、姬孔等历史人物,他们开启了社会秩序的序幕,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他们陶冶人心,使社会达到泰和的状态,这是千年的期许。这些历史人物通过创作六经,将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诗中提到太史变法、汉唐续维等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历史变革和发展的关注。到了宋朝,社会更加繁荣强大,仁政仁风,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诗人对宋朝的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宋朝的治理方式能够上接农羲,即继承和发展农耕文明的传统。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天道的敬畏,认为应该畏天若临,视民如伤,关注民生疾苦,消斥奸佞,登崇隽良,选拔贤能,使国家稳定发展。同时,诗人也强调了节用裕下、根深本强等重要原则,认为只有自身修身治国、网举目张,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历史变革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