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扣睦州关,负义忘恩当等闲。 见说吴音俱变尽,语言浑似广南蛮。 |
这首诗《昔年曾扣睦州关,负义忘恩当等闲。见说吴音俱变尽,语言浑似广南蛮》是作者借回忆往事,表达了对忘恩负义之人的谴责与不齿。 首句“昔年曾扣睦州关”,诗人回忆起过去曾拜访过睦州(在今浙江省)的一位故人,但对方如何回应或后续发展并未详细描述,因此无法具体描绘出当时的情境。然而,“负义忘恩当等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背信弃义行为的鄙视,将其视为寻常事,可见其心中的愤怒与失望。 “见说吴音俱变尽”,诗人进一步描述这个忘恩负义的人在离开睦州后,那里的方言也完全改变了,说明他在此地的影响力不小,甚至可能在此定居下来。这句诗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揭示了忘恩负义之人对当地的影响。 “语言浑似广南蛮”,诗人以讽刺的口吻描述这个人的语言已经变得像广南蛮夷一样,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忘恩负义和不受欢迎。广南蛮在古代中国诗歌中常被用作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落后、野蛮、不开化的人或地方。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忘恩负义之人的谴责与不齿。同时,也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忘恩负义之人对环境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