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子贪钱如食蜜,幽人爱竹如种玉。 君家大隐城一隅,万个深围数间屋。 阳春不住长儿孙,犊角猫头还满目。 却恐繁阴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朝来想挂北窗坐,应念先生食无肉。 故遣此君来起予,斓斑嫩箨森盈束。 先生饥肠非雷吼,米糁盐醯羹杞菊。 急呼瀹釜然枯薪,殷勤留客晨炊熟。 不羡侯家五鼎烹,得此一饱万事足。 客去关门听雨眠,枕上诗成翻水速。 |
这首诗是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清贫而自在生活的欣赏。 首段通过对比俗子和幽人来形容隐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友人所在环境的喜爱。接着描述了友人的隐居地环境幽雅,竹林环绕,屋舍俨然。然后描绘了这里的生活,子孙繁衍,猫头角满,但并不妨碍风月,童奴时取供肴蔌。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想象友人在北窗下读书,有竹子相伴,自给自足,生活简单而自在。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欣赏,并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生活。 最后一段中,作者再次表达了对友人清贫而自在生活的赞美,并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隐居生活、表达对友人敬仰之情的诗篇。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同时,它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自在生活的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