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 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 |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山林景色的诗,通过对寒食节后、林下醉酒、月照山明、风吹百花香、鸟鸣泉涌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惬意。 首句“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诗人通过“遥思”二字,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怀念之情。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冬至后的105或106天,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而“野老林下醉”则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山林中饮酒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自在。 “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两句,诗人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山林景色和风吹百花香气,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月光如水,洒在山林之上,显得格外清幽;风吹百花,香气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两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飞泉、万籁等自然元素和箫吹这一人文元素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飞泉的流淌声和万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而箫吹的声音则给人一种悠扬、美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两句,诗人描绘了清晨即将来临的景象,鸟儿已经开始鸣叫,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诗人通过描绘鸟儿的叫声,暗示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新的一天的期待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夜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