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 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 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
这首诗《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述城池、馆舍、琴声等意象,表达了前贤的遗风和化俗之心,以及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和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城非宓贱邑”,暗示了诗人所到之处并非是名人故居,但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表明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馆亦号闻琴”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馆舍的名称,暗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些与琴声有关的故事或传说。这不仅增加了诗的文学色彩,也使得读者对于这个地方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和好奇。 “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贤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前贤的遗风和化俗之心,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也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的。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琴艺和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这里代指前贤留下来的琴曲,而“谁更寄清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传承这种音乐文化的渴望和期待。 最后,“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贤遗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这种精神的不变追求和向往。这种精神历久弥新,贯穿古今,也是诗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城池、馆舍、琴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前贤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文化传承、音乐艺术等方面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