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 晋阳起义寻常见,湖口屯营取次闻。 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 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和思考历史事件,表达了对人生、政治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首句“接鹭陪鸾漫得群”,鹭与鸾本为不同类,鹭是下贱之鸟,而鸾则是高飞的凤凰,这里用“接鹭陪鸾”来形容那些不能独立思考、随波逐流的人,他们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融入了所谓的“群体”,实际上却缺乏自己的独立思想和判断。 “未如高卧紫溪云”,紫溪是地名,诗人用此表达了对于那些有独立见解、不随波逐流的人的赞赏,他们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畏浮云,淡定自若。 “晋阳起义寻常见”和“湖口屯营取次闻”两句,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一方面,晋阳的起义常常发生,表达了社会动荡、人民疾苦;另一方面,湖口的屯营也时有耳闻,反映了战争的频繁和社会的残酷。 “大底鹪鹏须自适”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理解,鹪鹩和鹏鸟都是神话中的生物,鹪鹩象征着小而满足的生活,鹏鸟象征着大而自由的飞翔,这句诗表达了人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去生活,不应被外界的束缚所限制。 “何尝玉石不同焚”是对政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于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参与政治斗争的人的批判,他们就像玉石一样,虽然美丽,但也会被焚毁。 最后,“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是对那些在危难时刻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的赞美,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的功勋永远留在带砺山河之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对政治的理解以及对历史的回顾,是一首深度和内涵都非常丰富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