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饯李君亮著作守眉山分韵得翠字》

天下大峨山,雄秀盘厚地。
山虽不在眉,所在拥空翠。
矫矫三苏公,挹此淑灵气。
文章垂日星,照映盖一世。
李侯起广汉,射策叩丹陛。
褎然出群英,东南蔼名字。
来上著作庭,行入甘泉侍。
胡为把一麾,西归寻药市。
吾闻此州俗,秉法更陈义。
厚德坐镇之,近古翻易治。
君家义概堂,活人百万计。
老亲怀故山,色养谨承志。
还家万里余,赴镇夕可至。
不作题柱骄,岂有昼绣意。
班班老莱衣,人间真乐事。
忠孝无两心,出处固一致。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颂和抒怀之作,主要围绕峨眉山和当地人物展开。 首先,诗中描绘了峨眉山的雄伟和秀美,山虽不在眉,却在翠绿的山水之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峨眉山的赞美,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 接着,诗中提到了三苏公,他们是峨眉山文化的代表之一,他们的文章垂日星,照耀盖一世。这表达了诗人对三苏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峨眉山文化的影响力。 随后,诗中又提到了李侯,他是广汉人,通过考试进入朝廷,成为官员。他出类拔萃,名声远播东南。他来到峨眉山,成为著作庭的官员,这体现了峨眉山的文化魅力和李侯的才华。 接着,诗中又提到了胡为把一麾,西归寻药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胡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胡为作为官员,却因为公务需要而离开峨眉山,这体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 最后,诗中又描述了君家义概堂的善举,以及老亲怀故山的孝心。这些描述体现了诗人对忠孝的推崇和对人性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文化和人性之美的作品。它通过描绘峨眉山和当地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人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2
    [现代]
    皓月光同水泄,银河澹与天长。
    眼前非复旧林塘。
    千陂荷叶露,四野藕花香。
    恍惚春宵幻梦,依稀翠羽明珰。
    见骑青鸟上穹苍。
    长眉山样碧,跣足白于霜。
  • 3
    [宋]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