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瑞兽久不出,天下笔工徒负名。 近闻宛陵获数辈,束缚管制差专精。 攜入京师求鉴赏,一见不以他毫轻。 呼童涤砚淬瑿玉,催我纸上云烟生。 |
这首诗是关于中国画中山瑞兽的,描绘了瑞兽久不出世,导致许多笔工徒有虚名,但最终在宛陵地区找到了几个技艺精湛的新瑞兽,并带着它们进入京师,得到了鉴赏家们的极高评价。 首句“中山瑞兽久不出,天下笔工徒负名”,诗人以一种淡淡的抱怨口吻,表达了对中山瑞兽久不出世的遗憾,以及对天下笔工徒有虚名的无奈。这不仅揭示了瑞兽与笔工之间的矛盾,也暗示了瑞兽的稀有与笔工技艺的不足之间的冲突。 “近闻宛陵获数辈,束缚管制差专精”,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近来在宛陵地区发现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瑞兽,并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束缚和管制。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瑞兽的期待和重视,也暗示了笔工们对瑞兽的精心培养和训练。 “携入京师求鉴赏,一见不以他毫轻”,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带着瑞兽进入京师,希望得到鉴赏家们的认可。然而,即使面对其他珍稀画作,瑞兽也并未被轻视,这表现了瑞兽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呼童涤砚淬瑿玉,催我纸上云烟生”,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呼唤童子洗涤砚台,磨砺玉石,催促我绘制云烟生动的画作。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瑞兽的期待和重视,也暗示了笔工们对瑞兽的精心培养和训练,以及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中山瑞兽的稀有和珍贵,以及笔工们对瑞兽的培养和训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艺术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