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自苦,有谁缚汝。 碍是自碍,非身为害。 既知一物本来无,何待行时方自在。 |
这首诗以一种深远的哲理思辨,探讨了人生的一种普遍境况,即个体在自我束缚和外界阻碍中的自由与自主。 首句“苦是自苦,有谁缚汝”,揭示了人们在自我束缚中感受到的痛苦和挣扎。人们常常因为内心的恐惧、担忧、自我设限等种种原因,像被无形的绳索束缚,难以解脱。然而,这样的束缚,真的有谁真正在束缚你吗?其实,所有的痛苦和困扰都是源于自身。 第二句“碍是自碍,非身为害”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强调了外界的阻碍并非真正伤害到我们,而是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担忧使我们感到困扰。很多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眼光,而忽视了真正的自我。 第三句“既知一物本来无,何待行时方自在”是诗的精髓,它揭示了真理:所有的束缚和阻碍,其实都是假象,本质上并无实体存在。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何时何地都可以自在,无需等待某种外在的条件或时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真正的自由不依赖于外界条件,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和智慧。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内心的束缚和担忧,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自在和喜悦。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存境况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生智慧和勇气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