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龙争欲赴深壑,独破山骨成修梁。 滔滔共出一门去,凛凛直落千丈强。 初疑鞭石跨沧海,绝胜乘鹊横银潢。 要须高蹑前峰过,往叩山中真宝坊。 |
这首诗《两龙争欲赴深壑,独破山骨成修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它以生动的比喻和精妙的用词,展现了山间独特的风景和力量。 首句“两龙争欲赴深壑,独破山骨成修梁。”以“两龙争壑”的壮丽景象开始,生动地描绘了山间的动态与力量。这里,“龙”无疑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山峰的峻峭和威严,也代表了自然的强大和不可抗拒。而“修梁”则是山间独一无二的自然产物,它以惊人的力量从山骨中破出,展示了山的坚韧和毅力。 “滔滔共出一门去,凛凛直落千丈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的动态和力量。山间的流水如同万马奔腾,从同一处涌出,然后凛凛直落,其力量之强达到了千丈。这里,“滔滔”和“直落”等词生动地描绘了水的动态,而“千丈强”则突出了水势的强大。 “初疑鞭石跨沧海,绝胜乘鹊横银潢。”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比喻,进一步描绘了山的壮丽景象。这里,“鞭石”是古代神话中驱使神兽驱使石头移动的一种法术,诗人用它来比喻流水冲破山骨的情景;“乘鹊横银潢”则是以人驾鹊飞天的神话来比喻山峰直落千丈的景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惊叹和赞美。 最后,“要须高蹑前峰过,往叩山中真宝坊。”这两句是诗人对这一景象的评价和期待。诗人表示,只有通过攀登前峰,才能真正领略到这一景象的魅力,才能去叩响山中真正的宝坊之门。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敬畏和向往,也暗示了山中隐藏着无尽的奥秘和宝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精妙的用词,展现了山的峻峭、威严、壮丽和神秘。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也是一首表达对自然敬畏和向往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