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王三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

失乡迁客在天涯,门掩苔垣向水斜。
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
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
惆怅明朝尊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失乡迁客在天涯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首句“失乡迁客在天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是一个失去故乡,被迫迁徙他乡的人,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的漂泊和孤独。天涯,既指诗人所处的遥远地方,也象征着诗人的无助和迷茫。 “门掩苔垣向水斜”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门掩苔垣,给人一种冷清和孤寂的感觉,而向水斜,则增添了些许凄凉和无奈。 “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表达了诗人与外界的沟通困难,只能依靠书信来寄托思念,不敢奢望有人会访问他这个穷困的人。这反映了诗人的自卑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迁客在天涯的艰难处境。 “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周围的环境,烟生柳岸,将垂缕,描绘了春天柳树的新生,也将诗人的心情带向了希望;雪压梅园半是花,则以梅花压在园中的雪上,象征着冬天的过去,春天的即将到来,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惆怅明朝尊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惆怅和无奈,明朝尊酒散,意味着离别和孤独,而梦魂相送到京华,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迁客在天涯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关诗词
  • 1
    [清]
    丹青台殿起层层,玉砌雕闹取次登。
    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掸灯。
    丰碑巨刻书元宰,碧海红尘问老僧。
    礼罢空王三叹息,自穿萝径拄孤藤。
  • 2
    [元]
    爱玲珑红玉,光照夜,满庭春。
    更翠焰浮空,朱明射月,和气留人。
    河东上元佳节,念客怀、谁作情亲。
    喜二三更雅集,清欢满意殷勤。
    人生元夜几番新。
    贤主亦佳宾。
    尽月转参横,香残烛烬,犹胜芳晨。
    团*膝前儿女,放杯行、到手莫辞频。
    灯火佳庭此夕,明朝世务红尘。
  • 3
    [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寿君双玉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