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余文叔山间四时之楼》

轻财好事余文叔,磊落襟期端不俗。
外方避地客来多,我亦从君借书屋。
屋前曲径绕沦漪,池上高楼新结束。
一条碧涧贯虹飞,几片青霞排闼宿。
四时自换景自留,是中云月无春秋。
家家见山长在眼,处处有山堪起楼。
不如此楼能著我,磨墨题诗楼上头。
主人之贤乐复乐,青山曾见此客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磊落不羁、好客轻财的人物余文叔,他在外地避难,有很多客人来访,诗人也跟随他借住在书屋中。书屋前有一条曲径通向涟漪荡漾的池塘,池塘上有一座新建的高楼。高楼贯穿着一条碧绿的涧水,几片青霞飘落在门前。四季景色自换,这里的云月没有春秋之分。家家都能看到山景,处处都有山可以建起楼阁。但是这座楼却能让诗人安心著书,他在楼上磨墨题诗,感到非常快乐。主人余文叔非常贤良快乐,青山也曾见过这位客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余文叔和书屋周围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主人贤良品质的钦佩。诗人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书屋、曲径、池塘、高楼、碧涧、青霞等景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和诗情画意。同时,诗人也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题余文叔山间四时之楼》这首宋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基于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宋代,许多文人雅士选择离开繁华的都市,隐居山林,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他们建造楼台,观赏四季景色,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余文叔作为诗中的主人公,他的山间四时之楼成为作者描绘的对象。这个楼台是余文叔在山间建造的,他借助这个楼台观赏四季景色,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这个楼台也成为余文叔求知和满足精神需求的场所。 作者通过描绘余文叔的山间四时之楼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自由自在、质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阅读诗词鉴赏类书籍。
相关诗词
  • 1
    [未知]
    村寒不断雪,累月罢招携。
    茶舍邻孤寺,柴扉闲一溪。
    凫经垂钓下,乌带落帆啼。
    夕望墟烟外,读书灯半圭。
  • 2
    [宋]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
    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
    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
    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
    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 3
    [宋]
    为吏困米盐,曲肱梦灵泉。
    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
    在公虽勤苦,归喜叔山禅。
    去我忽数日,草虫傍床煎。
    屋角鸟乌乐,行舆响担肩。
    包解分柿栗,儿女闹樽前。
    白紵绕祖塔,香携青原烟。
    玄珠一百八,夜纫湘缕穿。
    高林风落子,老僧选霜坚。
    袖中出新诗,山水含碧鲜。
    五言吾老矣,佳句付惠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