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减字木兰花·春酲拚却》

春酲拚却。
鶗鴂一声花雨落。

蜜炬红残。
人在青罗步障间。


天公薄相。
惯得柳绵高百丈。

彩笔题诗。
休诵骚人九辨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春末景色的诗,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一些心情。 “春酲拚却,鶗鴂一声花雨落。”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结束。其中,“春酲”指的是春困,而“鶗鴂”是杜鹃鸟的别名,其鸣声常被视为春天结束的象征。花雨落则形象地描绘了花瓣纷纷落下的场景。整句表达了春去花落的凄凉之美。 “蜜炬红残,人在青罗步障间。”这两句诗中的“蜜炬红残”指的是烛火燃烧将尽,形象地描绘出了时间的流逝。而“青罗步障”则指的是用丝织品做成的屏障,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氛围和环境。 “天公薄相,惯得柳绵高百丈。”这两句诗中的“天公薄相”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公,而“惯得柳绵高百丈”则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飘飞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春末的氛围。 “彩笔题诗,休诵骚人九辨词。”这是最后的两句诗,“彩笔题诗”指的是用华丽的文笔写诗,而“骚人九辨词”则指的是悲伤的诗歌。整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用美丽的诗句来描绘春天,而不是用悲伤的诗歌来哀悼春天的结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的结束为主题,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短暂的哀叹。同时,诗人的华丽文笔和乐观态度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不少亮点。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春酲拚却》是宋朝诗人侯置的一首佳作**。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推测: 1. **时代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学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侯置作为宋代的文人,其文学创作自然受到了时代的影响。 2. **春景的启示**:词中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可能是诗人在春天漫步或赏景时,被美景所打动,从而产生创作的灵感。 3. **个人情感**:侯置可能在当时的情境下有一些特定的情感或思考,比如对春景的赞美、对生活的感慨等,这些情感融入词中,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 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参考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建议查阅相关的宋词研究文献或询问文学领域的专家。
相关诗词
  • 1
    [宋]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 2
    [宋]
    垂螺近额。
    走上红裀初趁拍。
    只恐轻飞。
    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
    去似杨花尘不起。
    舞彻伊州。
    头上宫花颤未休。
  • 3
    [宋]
    花心柳眼。
    郎似游丝常惹绊。
    慵困谁怜。
    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
    争向好天多聚散。
    绿锁窗前。
    几日春愁废管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