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儿宽》

茂陵轻朴学,宽对乃忻然。
口谩谈三代,书才说一篇。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轻视朴学,宽慰自然,随口漫谈三代,书中仅论一篇的人物形象。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然、超脱世俗的境界。 首句“茂陵轻朴学”中的“茂陵”可能指代一位人物,这位人物轻视“朴学”,即朴实的学问,反映了他不羁的性格和对繁琐学问的不屑一顾。 次句“宽对乃忻然”中的“宽对”表示宽慰、坦然面对,“忻然”则表现出欣喜、愉悦的情感。此句描绘了这位人物在面对世事时的宽慰和欣然态度。 第三句“口谩谈三代”中的“口谩”形象地表现了这位人物随口而谈的态度,“三代”则指夏、商、周三个古代王朝。此句展示了这位人物对古代历史的熟悉和随意谈论的风度。 结句“书才说一篇”中的“书才”意为书中的才华或学问,“一篇”则表明他并不沉溺于书海,仅是浅尝辄止。这句诗进一步刻画了这位人物不羁的性格和对繁琐学问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位轻视朴学、宽慰自然、随口漫谈、书中仅论一篇的人物形象。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和淡然的态度给人以深刻的示,引导人们反思自己对待学问和生活的态度。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儿宽》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本人的经历以及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刘克庄在嘉定十七年(1224年)担任建阳令,建阳位于福建北部,当时属于荒僻之地。他在那里为了抒发自己遭贬斥的牢骚,并对当政者有所讥刺,遂作了这首诗。 同时,这首诗也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有关。史弥远专擅朝政,废立皇太子,逼济王自杀,这些行径引起了朝中正义之士的激烈反对。刘克庄也在诗中借古讽今,通过咏史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批判。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刘克庄的个人经历、历史环境以及当时的政治事件等因素。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