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春色厌驱驰,投老吴门白发垂。 灯下解衣盘礴处,山中持斧啸歌时。 一贫比宪元非病,三绝如虔不数痴。 落日高堂开障子,云峰烟树使人悲。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生活的奔波中感到疲惫,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诗人在首联中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秣陵春色和驱驰生活的厌倦,以及在投老吴门的白发垂髫之年,对生活的感慨。 颔联则以画家解衣盘礴和斫轮高手持斧啸歌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这两个形象,一个放任自由,一个勤劳质朴,体现了诗人的两面性格和内心的挣扎。 颈联中的“一贫比宪元非病”和“三绝如虔不数痴”,则以戏谑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艺术的执着。诗人在贫穷中坚守自己的原则,虽然被人嘲笑为“痴”,但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尾联中的“落日高堂开障子,云峰烟树使人悲”,则以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落日、高堂、障子、云峰、烟树等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悲思,也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以画家的笔触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苦乐和艺术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