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靖康改元四十韵》

肉食开边釁,天骄负汉恩。
阴谋招叛将,喋血犯中原。
饮马江河竭,鸣笳宇宙喧。
氛埃缠帝座,猰{左犭右俞}吸宫垣。
鼓锐梯飞壁,弯强矢及门。
黔黎惊瓦解,冠盖尽星奔。
走辙秦城地,浮航楚峡村。
画堂空锁钥,乐府散婵媛。
夜诏闻传玺,春王记改元。
三辰光尽匿,四海浪横翻。
伏阁惟群彦,兴邦在一言。
雉城期必守,虎旅更增屯。
龙困虽忧蚁,牛赢尚覆豚。
谋成擒颉利,义可绝乌孙。
坚壁师弥老,穷兵火自燔。
钩鱼犹假息,幕燕暂游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和国家危机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困境,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中描写了边疆地区发生战争,敌人入侵中原,造成社会动荡,人民惊恐逃散,宫廷混乱,国家陷入危机之中。诗人通过“肉食开边衅,天骄负汉恩”等语言,谴责了敌人的侵略行径,表达了对国家遭受侵略的愤慨。 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国家危机的情景,展现了人民的苦难和国家的困境,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例如,“画堂空锁钥,乐府散婵媛”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宫廷的混乱和国家的破败景象,令人感到无比悲痛。 在诗的最后,诗人呼吁群臣齐心协力,共谋国事,保卫国家,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团结一心的呼唤。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靖康改元四十韵》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其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事件“靖康之变”密切相关。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等皇室成员以及大量官员、工匠、艺人等,史称“靖康之变”。这次事件标志着宋朝的衰落和灭亡,也使得当时的社会陷入了极大的动荡和苦难之中。 刘子翚的这首诗,就是以“靖康之变”为背景,通过生动的叙述和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人民的苦难以及诗人自身的悲痛和愤慨。诗中不仅描述了金兵的残暴和宋室的昏庸,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靖康之变及其带来的社会动荡和民族危机。
相关诗词
  • 1
    [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2
    [明]
    杜鹃啼老洛城东,烽火郊畿纵犬戎。
    庙略合收淝水捷,虏盟谁定渭桥功。
    铜驼故陌迷芳草,黄屋惊尘卷朔风。
    一自鼎湖龙去后,小臣何地泣遗弓。
  • 3
    [明]
    西山郁高寒,青绕燕代阔。
    我行春已深,絮纩尚未脱。
    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
    区区白沟河,编简不能剟。
    经涞流渐广,赴海倾莫遏。
    欲渡仍徘徊,缅怀开运末。
    兹惟辽晋疆,终古抱嗟咄。
    天公愤余腥,老雨夜来泼。
    堂堂十六州,幅员一朝割。
    桑君漫周旋,国旱尔为魃。
    中原杀戮尽,胡忍犬美括。
    哀哉黄龙府,回首饭无钵。
    横流到靖康,戎马屡南跋。
    往事勿具陈,忧竞猝难豁。
    居人讳言兵,唯记粘与曷。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