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少室山》

岩岩路径入空蒙,中有幽人旧日宫。
野草败垣供暮雨,断碑古木管秋风。
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
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寂静的自然景象,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宇宙的广阔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壮观和人生的无常。 首联“岩岩路径入空蒙,中有幽人旧日宫。”描绘了一条岩石路径深入空旷迷茫之地,其中有一座幽深的旧日宫殿。这里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颔联“野草败垣供暮雨,断碑古木管秋风。”描绘了野草蔓延、破败的墙垣在暮雨中更显凄凉,断碑和古木在秋风中发出声响。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景象和声响,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颈联“山川融结千年秀,天地包笼一世雄。”描绘了山川交融、秀丽壮美的千年景色,以及天地之间雄浑壮阔的气势。这里运用了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的伟大和人生的渺小。 尾联“从此不须高索价,高名过眼总飘蓬。”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高名过眼如烟,总是像飘蓬一样随风而逝。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名利的虚幻。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少室山》创作背景与宋朝的灭亡和作者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是南宋末期的诗人、词人和宫廷琴师,他亲身经历了宋朝的灭亡和元朝的兴起。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很多作品都是记录亡国之痛和去国之苦的。 具体来说,《少室山》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被北迁燕地的经历有关。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汪元量随同幼主和谢太后等被迁往燕地,往来于上都和大都之间达十余年。这段经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少室山》可能是在他北迁期间创作的,通过描绘少室山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和旧日的思念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