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 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 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 迢迢因榛莽,靡靡眺原野。 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 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 邈矣千载期。 |
这首诗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又富有幽雅情趣的感觉。首先,诗人以“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开篇,形象地描绘出苍山和大溪的雄壮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一句,又展示了高层台阁的跨越,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高远开阔。 然后,诗人描述了登临的情景,“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让人感受到诗人与朋友一同登高远望的愉悦心情。接着,“迢迢因榛莽,靡靡眺原野。”一句,又进一步描绘了远眺的景色,视野开阔无垠。 “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此句,诗人巧妙地用“履舄下”形容白云与翠霞的位置,给人一种仿佛站在高处,脚踩白云的感觉,十分生动形象。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菊满把,给人一种收获的季节感。然后,“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享美景,心情愉悦的感觉。 最后的“邈矣千载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含有一种对时空悠远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苍山、长溪、高层台阁、原野、白云、翠霞等自然景色,又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登临、赏景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空悠远的感慨。诗人的描绘细腻、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