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支遁》

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以貌取人行为的批判,以及对真正人才的重视。首句“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直接点明了主题,意思是如果仅仅以外貌来评判一个人,很可能会错过真正的人才。这里诗人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内在品质,而不是仅仅看重外表。 接下来,“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两句,诗人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林公和澄观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虽然外貌并不出众,但却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品质。诗人用这两个例子来强调,外貌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价值,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才华和品德。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观点鲜明,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以貌取人的危害,呼吁人们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内在品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支遁》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内容主要描述了东晋高僧支遁的隐居生活。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东晋高僧,佛门般若学即色宗的代表人物。他出家后隐居在利城境内的山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支遁的隐居生活以及刘克庄对隐逸高士的敬仰有关。 刘克庄通过对支遁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高僧弃绝尘俗,归依自然的决心的赞赏。同时也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