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辇下送沈天锡》

未第逢花尽,残阳照渡头。
入关频值雨,归棹独随鸥。
树暗藏鸣鸟,山空接漫流。
琴书不同去,犹在酒家楼。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失意落寞情绪的诗歌,描绘了一位落第举子在残阳落日之时的苦闷和彷徨。 首联“未第逢花尽,残阳照渡头”中,“未第”二字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落第身份,而“逢花尽”则暗示时节已晚,春花已经凋零,这给诗人增添了更多的落寞之感。残阳如血,照耀在渡头上,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颔联“入关频值雨,归棹独随鸥”描绘了诗人入关时频繁遇到雨水,而归去的时候只有孤舟和江鸥相伴。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落第后的孤独和失落。 颈联“树暗藏鸣鸟,山空接漫流”中,诗人通过对树林和山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寂静、空旷的景象,而鸣鸟和漫流的溪水则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尾联“琴书不同去,犹在酒家楼”中,诗人感叹琴书无法随身携带,只能留在酒家楼里。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琴书的遗憾,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整首诗以落第举子的视角,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失意落寞中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赵湘的《辇下送沈天锡》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友情别离:诗题为“辇下送沈天锡”,说明这是一首送别诗。赵湘和沈天锡可能是好友,二人在京城(辇下)相识,后因某种原因,沈天锡要离开京城,赵湘写下此诗送别。 2. 感慨人生:赵湘在诗中可能借送别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通过诗歌,他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祝愿。 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无法确切了解赵湘创作《辇下送沈天锡》的具体背景,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向专家请教。
相关诗词
  • 1
    [宋]
    黄金满籯富有余,一经教子金不如。
    君家有儿不肯娱,口诵七经随卷舒。
    渥洼从来产龙驹,鸑鷟乃是真凤雏。
    一朝过我父子俱,自称穷苦世为儒。
    雪窗夜映孙康书,春陇昼荷儿宽锄。
    翻然西入天子都,出门慷慨曳长裾。
    神童之科今有无,谈经射策皆壮夫。
    古来取士凡数涂,但愿一一令吹竽。
    甘罗相秦理不诬,世人看取掌中珠。
    折腰未便赋归欤,待君释褐还乡闾。
  • 2
    [宋]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气合於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
    乃锡命书,迨其俦侣。
    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
    神笔牍之,龙凤轩翥。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
    抱一用中,以绥九首。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
    有欲求之,与在斯宫。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
  • 3
    [宋]
    禹乃嗣兴,载平水土。
    天锡九畴,彝伦攸叙。
    克俭克勤,不伐不矜。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