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九日松林寺登高》

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
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
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日这一天,诗人来到松林寺,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清静自守、超脱尘俗的心境。 首联“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登高的行为。这一联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秋日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通过野僧和山菊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气氛。野僧怜悯诗人不醉,山菊无戮而笑,这些细腻的描绘既展现了寺庙的宁静祥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颈联“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通过对屐齿、泉水、云衣和树的描绘,生动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整首诗的意境。 尾联“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心境。诗人自知心怀清静之意,应可免于俗人的纷扰。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也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九日松林寺登高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清静自守、超脱尘俗的心境。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赵湘的《九日松林寺登高》是一首描述在重阳节登高远眺的诗。重阳节自古便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传统习俗,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就是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前往松林寺登高,感受自然景色和节日氛围,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慨。
相关诗词
  • 1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 2
    [清]
    盘烟下层霄,山骨微负士。
    阴阴日光淡。
    漠漠风气古。
    宝树压桥低,一溪环菜圃。
    香山旧吟地,花径兼宿莽。
    废寺亦荒凉,半间用茅补。
    孤清耐久坐,客至何必主。
    林静无匿声,虚檐应樵斧。
  • 3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