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 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 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 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
这首诗描绘了在九日这一天,诗人来到松林寺,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清静自守、超脱尘俗的心境。 首联“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诗人登高的行为。这一联通过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秋日景象,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通过野僧和山菊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气氛。野僧怜悯诗人不醉,山菊无戮而笑,这些细腻的描绘既展现了寺庙的宁静祥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颈联“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通过对屐齿、泉水、云衣和树的描绘,生动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整首诗的意境。 尾联“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心境。诗人自知心怀清静之意,应可免于俗人的纷扰。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心境,也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九日松林寺登高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清静自守、超脱尘俗的心境。诗中的意象生动,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