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惠州史君范智闻》

喜听清谈满座倾,不堪行色动双旌。
长亭把酒分携易,暮角催人太瘦生。
地远守臣知妙选,时危壮士耻南征。
罗浮说与潮阳近,盍拟离骚吊二英。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清谈的喜爱,对离别的悲伤,对守臣的赞美,对壮士的敬仰,以及对潮阳和罗浮的思念。 首联“喜听清谈满座倾,不堪行色动双旌。”描绘了诗人喜欢听清谈的场面,但又不忍看到离别的颜色,这种矛盾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颔联“长亭把酒分携易,暮角催人太瘦生。”进一步描述了离别的场景,诗人在长亭把酒送别,暮角的催促使人更加悲伤。 颈联“地远守臣知妙选,时危壮士耻南征。”转换了话题,诗人赞美了守臣的英明选择,同时也表达了对壮士南征的敬仰。这里的“耻”字,表达了诗人对壮士坚守节操、不屈不挠精神的赞扬。 尾联“罗浮说与潮阳近,盍拟离骚吊二英。”诗人以罗浮与潮阳相近为由,提出了以离骚的形式来悼念两位英雄的想法。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清谈、离别、守臣、壮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送惠州史君范智闻》是宋朝诗人刘子翚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环境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对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目前并无详细的历史记载。然而,我们可以根据诗的内容,以及宋朝的历史环境,尝试去解读它的创作背景。 首先,诗中的“惠州”,在今广东省惠州市,当时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可能被用作贬谪之地。其次,“史君范智闻”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他即将被派往惠州。这首诗可能是诗人为送别朋友或同僚而作。 此外,诗人刘子翚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但政治动荡的时代。诗人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他们对社会、政治的看法和感受。因此,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或政治状况的某种态度或情感。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诗歌解读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手撷春畦爪甲香,黄荑紫笋快先尝。
    我今骈邑无三百,只有园蔬一味长。
  • 2
    [明]
    漫郎左氏癖,鲁国羲之鬼。
    千载远擅场,同时恰对垒。
    有唐九庙随秋烟,一片中兴石不毁。
    几回吹律寒谷春,几度看碑陈迹新。
    辽鹤归来认城郭,杜鹃声里含君臣。
    折钗黄绢森光怪,旧国山河余气概。
    当年富贵腹剑多,异代风流掾笔在。
    书生何负于国哉,元祐之籍何当来?
    子瞻吃饱惠州饭,涪翁夜上浯溪台。
    扶藜扫石溪声咽,不禁技痒还题碣。
    清时有味是无能,但漱湘流莫饶舌。
  • 3
    [宋]
    危亭治旧基,登览一何奇。
    万态罗浮景,三章宰辅诗。
    岚光如画处,霁色乍开时。
    味此休间趣,惟予野吏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