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梅》

桃花红艳照银床,黄入金明柳线长。
欲与晚梅相辈行,同时到底不同香。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主要以桃花为描绘对象,同时对比了晚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桃花红艳照银床”描绘了桃花灿烂艳丽的色彩,用“红艳”形容桃花,与“银床”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一种鲜明且醒目的视觉感受,形象地展现了桃花盛开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 次句“黄入金明柳线长”中,“黄入金明”形象地描绘了柳叶在春风中渐渐变黄的景象,“柳线长”则表现了柳枝在春风中的摇曳生姿。这一句通过对柳叶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氛围。 第三句“欲与晚梅相辈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桃花人性的欲望,使桃花有了与晚梅并肩的渴望,表现了桃花的傲气和不甘落后的精神。 结句“同时到底不同香”既表达了桃花与晚梅的区别,也揭示了万物各有其独特之处的道理。虽然桃花和晚梅都是春天的重要元素,但它们散发出的香气却各不相同,这也暗示了即使看似相似的事物,也有其独特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用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通过桃花与晚梅的对比,表达了万物各有其独特魅力的主题。
创作背景
《梅》是宋朝诗人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虽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是政治上却比较动荡。诗人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感慨。 2. 个人经历:洪咨夔本人历任多个官职,曾经被贬谪,也曾经受到重用。他的个人经历往往会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影响。 3. 自然景物:梅花是冬季的代表性花卉,具有坚韧、高洁的品质,往往被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气节。洪咨夔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综上所述,洪咨夔的《梅》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以及自然景物等因素都有关系。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现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3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