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周梅所还谭山》

柴门万物静,秋色栖四山。
风篁自洒扫,云鸟相往还。
而有玄寂士,冷然鸣辔环。
此客不喜饮,举瓢酌潺湲。
来即无所期,去亦不可攀。
抱月入绿萝,枕石秋菲间。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静谧山景,以及诗人与一位玄寂士的互动。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 在细节上,诗的首句“柴门万物静,秋色栖四山”描绘了秋天的色彩和寂静的氛围。用“栖”字形容秋色,使得秋色仿佛有了生命,给人一种秋天静静地降落在四山的感觉。 “风篁自洒扫,云鸟相往还”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动态。风中的竹子在自我清扫,云和鸟在相互往来,这些描绘既生动又富有禅意,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而有玄寂士,冷然鸣辔环”引入了人物玄寂士,他的出现增强了诗的超然和静谧感。玄寂士的冷淡和超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客不喜饮,举瓢酌潺湲”描绘了玄寂士的举止,他不喜欢饮酒,而是举起瓢酌取清澈的溪水。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玄寂士的超然和清净。 “来即无所期,去亦不可攀”描述了玄寂士的来去自由,无所挂念,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然地位。 最后,“抱月入绿萝,枕石秋菲间”是整首诗的高潮,描绘了玄寂士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情景。他抱着月亮进入绿萝丛中,枕着石头躺在秋天的芳菲之间,这一情景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玄寂士的互动,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很抱歉,暂时不清楚宋朝诗人舒岳祥创作《周梅所还谭山》这首诗的具体背景,这可能需要对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诗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有时,诗歌的创作背景可能并不直接明确,而是需要通过解读诗歌本身,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和相关历史资料来进行推断。如果您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很感兴趣,建议您查阅更多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或者咨询专业的文学研究者或历史学家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宋]
    小隐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轩良有意。
    仕途捷径固无取,泉石膏肓亦犹次。
    不知朝隐谁得之,我恐曼倩为近似。
    公卿百执各有职,岂容妄隐但弃位。
    古人禄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於智。
    庄周梅福此其流,吏隐之名可无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数千字。
    耻从举子事进取,逸韵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达方强仕,翠竹停鸾想风致。
    君侯才业伯仲间,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尧舜理四海,岩穴弹冠求自试。
    朝廷既治群吏肃,保处堪为隐者地。
    不如市隐最得策,大胜山林自憔悴
  • 2
    [宋]
    魂来孤山青,梦破耶水碧。
    非兄孰知我,非我无此客。
    一枝霜雪后,坐断春寂寂。
    平生桃李场,虽隣有不觌。
    人中具品藻,酝藉李太白。
    岁寒得佳尚,贤贤以易色。
    经年堕尘鞅,此士久乖隔。
    昌原弗相见,所谓顺之逆。
    无诗可报答,大叫脱巾帻。
    疏花正点染,半蕊犹索摘。
  • 3
    [宋]
    少日从军辉绿滕,如今一室与云朋。
    低眉深才车中妇,背俗空悬木上罾。
    保幸传衣归六宜,莫忘受记出燃灯。
    相期何止诗篇事,大节无城誓饮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