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
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
谁方拥倾城,乐死有玉柙。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贫困、疾病和死亡。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 首句“客久已无味,更苦赀用乏”,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生活已经变得乏味,而贫困更是增添了苦涩。 “年迈欲不竞,仍著疾病压”,诗人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体力不支,疾病缠身,使得生活更加艰难。 “相望五百年,老杜卧夔硖”,诗人通过引用杜甫在夔硖的生活来表达自己的困境,表达了与伟大先贤的共鸣,也体现了对生活的不屈。 “疲瘵困茧丝,遐荒敝戈甲”,这里诗人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就像蚕在吐丝,不停地劳累。在遥远的边疆,战士们正在破旧的衣服上补上新的补丁。 “谁方拥倾城,乐死有玉柙”,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希望有人的帮助,能摆脱现在的困境。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仍然保持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诗人的坚韧和不屈,对生活的执着追求,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组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这组诗共有十首,每首诗都以“病嗽”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病中的生活和心情。 从诗中可以看出,方回在这段时间里饱受咳嗽之苦,无法外出活动。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疾病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南宋政权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方回作为一位士人,深受其害。他在诗中反映了自己的困境,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改革的渴望。 总的来说,《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方回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艺术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社会风貌和历史背景的窗口。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