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人入蜀以下集明句》

岧峣高阁倚岩阿,把酒相看奈别何。
寒色渐经巴峡路,雨声微长楚江波。
沧洲别业惊蓬断,白发流年倚剑过。
他日相逢又何处,眼中知己渐无多。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离别哀愁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感慨。 首联“岧峣高阁倚岩阿,把酒相看奈别何。”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高耸的山阁之上,倚靠着岩石,把酒相对,无法奈何即将的离别。这一场景充满了无奈与哀愁,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颔联“寒色渐经巴峡路,雨声微长楚江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寒色渐浓,巴峡路远,雨声微长,楚江波澜,这些景象都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忧虑。 颈联“沧洲别业惊蓬断,白发流年倚剑过。”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叹。蓬草断折,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白发流年,则直接描绘了岁月的痕迹。倚剑而过,又展现了诗人的豪迈与坚韧。 尾联“他日相逢又何处,眼中知己渐无多。”诗人以问句作结,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对知己渐少的感慨。他日相逢,又会在何处?眼中的知己,已经渐渐减少。这既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岁月流逝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创作背景
《送人入蜀》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明代文学家陈言的一次送别友人入蜀的经历。在明代,蜀地(今四川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对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言送别友人入蜀时,深受感动,决定创作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成篇的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运用前人诗句,巧妙地描绘了蜀地的壮美风光和人情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不舍之情。在诗歌创作中,陈言借鉴了前人诗句的精髓,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明代集句诗的佳作。
相关诗词
  • 1
    [宋]
    导江自岷山,源浅觞可滥。
    下集大小川,千丈水府暗。
    策策井桐寒,炯炯窗月淡。
    后生抱奇志,黄墨勤点勘。
  • 2
    [宋]
    郡因贤守得佳名,水态山光会此亭。
    云外僧归穿竹坞,日边鸥下集沙汀。
    浮梁倒影横雌霓,宝塔张灯叠万星。
    不独班春行田野,重缘香火叩禅扃。
  • 3
    [唐]
    共称洛邑难其选,何幸天书用不才。
    遥约和风新草木,且令新雪静尘埃。
    临岐有愧倾三省,别酌无辞醉百杯。
    明岁杏园花下集,须知春色自东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