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祭见首座》

佛法下衰,众魔峥嵘。
如虎而祴,白昼市行。
晚交得君,如黄河清。
君与予谈,洞见底里。
予建一事,君曰可纪。
予出一辞,君曰入理。
狂猘狺狺,嗾之者谁。
君蹑予足,怒形于辞,古有徇义,舍父背师。
曷不千指,曷不百岁。
神佑磨专,贵奸寿悖。
谓天昭昭,天宝茫昧。
君素清苦,简洁自持。
如政黄牛,标韵过之。
有德操才,得疾亦奇。
浮华眼前,道义千古。
昔有微言,噤不敢吐。
含哀以告,君必领悟。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法衰落、世道沦丧的忧愤,对友人清廉自持、德才兼备的赞扬,以及对浮华短暂、道义长存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佛法下衰,众魔峥嵘”揭示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表现出对佛法衰落的忧虑和对世道沦丧的悲愤。“如虎而祴,白昼市行”则用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世道险恶,邪恶势力猖獗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遇到了友人,赞扬他“晚交得君,如黄河清”,表现出对友人清廉自持、德才兼备的赞美和敬佩。“君与予谈,洞见底里”一句则展现了友人的坦诚和真挚,让人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接着,诗人通过描述与友人的交谈,表现了友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见解。“予建一事,君曰可纪。予出一辞,君曰入理。”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友人的智慧和才华。 然而,社会上却有许多邪恶势力在猖狂作乱,“狂猘狺狺,嗾之者谁。”诗人对此深感愤怒和悲痛,而友人也对此表示强烈的愤慨,“君蹑予足,怒形于辞”。 接着,诗人通过“古有徇义,舍父背师”的典故,表达了对道义和忠诚的坚守,同时也对邪恶势力的痛斥。“神佑磨专,贵奸寿悖”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天道不公的不满和愤慨。 在诗的最后,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友人清廉自持、德才兼备的赞扬,同时也对浮华短暂、道义长存的感慨。“昔有微言,噤不敢吐。含哀以告,君必领悟。”这些诗句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忧愤,也表现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敏锐洞察。
创作背景
《祭见首座》是宋朝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祭文。这篇祭文是为了纪念一位首座(寺庙的高级僧职)而写的。通过祭文,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怀念与哀悼之情。具体的创作背景,如逝者的身份、与诗人的关系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史料来确定。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这篇祭文的创作背景,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相关诗词
  • 1
    [明]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天风清,江月明,月巢野鹤梦初醒。
    门庭施设谈玄者,犹较石霜半月程。
    常独步,常独行,三更月下迎空生。
    回首广寒何处是,桂轮皎皎临沧瀛。
    曹溪水,通一滴,容纳百川流不息。
    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无处觅。
    觌面提,当机疾,华亭船子抛篙直。
    截断众流达本源,瞿唐三峡连天碧。
    肩鈯斧,上青山,峭壁颠崖不可攀
  • 2
    [明]
    病中承数过,清话一炉香。
    对食同甘菜,忘形不下床。
    壁问间笠破,门外倚藤方。
    惆怅明朝别,何人访闷乡。
  • 3
    [宋]
    平生受用,三尺吹毛。
    欢喜斩新,拾得孟劳。
    梦中唤起,犹自忉忉。
    我王库中,无如是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