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斋秋感二十首》

尼父叹逝川,匪惜岁月流。
斯道未尝绝,是身当自修。
苍姬尚可为,遽已云继周。
代谢理必尔,天命夫何尤。
骚人痛楚亡,哀怨悲凜秋。
汝能护青阳,终不黄落不。
至人尽其心,分外非吾忧。
所以牛山泪,徒为晏子羞。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历史更迭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对人身修养、道德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尽心尽力、不忧分外之事的达观态度。 首句“尼父叹逝川,匪惜岁月流”引用了孔子的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诗人并非只是哀叹,他提出“斯道未尝绝,是身当自修”,意味着尽管时光流逝,但道德和学问的传承并未断绝,每个人都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 接着,“苍姬尚可为,遽已云继周”表达了历史的发展和更迭。尽管朝代更替,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未停止。诗人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悲叹。 “骚人痛楚亡,哀怨悲凜秋”一句,诗人借骚人之口,表达了对历史哀怨情绪的理解。但他随即提出“汝能护青阳,终不黄落不”,鼓励人们应该保护生命的青春,避免过早衰老。 “至人尽其心,分外非吾忧”展示了诗人的达观态度,他认为人们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无需过分担忧分外之事。最后的“所以牛山泪,徒为晏子羞”则是对那些过于悲观、无法释怀的人的批评。 整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道德的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
《西斋秋感二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但也是一个政治风云变幻、社会矛盾尖锐的时代。方回作为当时的文人,对社会现状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2. 个人经历:方回本人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学识,他在创作《西斋秋感二十首》时,很可能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思考融入其中。 3. 自然环境:诗歌中的“西斋”和“秋感”表明这组诗是在秋天的某个地方创作的,秋天的气候和环境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综上所述,《西斋秋感二十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个人和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具体的创作背景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相关资料来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