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晚杂书三十首》

天地亘长有,山川无尽时。
人为万物灵,曾靡百年期。
尧舜复安在,桀纣亦如兹。
魂消骨已朽,是非焉得知。
阿瞒营八极,群雄略芟夷。
分香何恋恋,终有西陵悲。
俗眼乏远瞩,世议多偏私。
蝇蚊不待霜,有酒聊自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恒久,反衬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天地长存,山川不变,而人的生命却只有百年之期,即使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最终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 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上的人物,如尧舜、纣,表达了对人生命短暂的感叹。即使是曹操这样的英雄,也曾经风光无限,但最终也无法逃避生命的终结,留下了西陵的悲哀。 诗中还批评了世俗的眼光和议论,认为它们往往是片面和自私的。诗人以蝇蚊为喻,指出它们无法抵挡霜降的命运,就像人无法抵挡生命的终结。因此,诗人主张有酒自持,享受当下,以此来面对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带有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珍视当下的态度。
创作背景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朝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环境:宋朝时期,虽然文化繁荣,但社会也颇为动荡。诗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时事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感慨。方回在《秋晚杂书三十首》中,也可能借诗歌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 2. 自然环境:诗歌的标题《秋晚杂书》提示我们,这组诗是在秋天创作的。秋天常常给人带来一种落叶归根、岁月匆匆的感觉,这可能激发了方回的创作灵感。 3. 个人经历:方回作为一位文人,可能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坎坷和挫折。这些个人经历也会影响他的创作,使得诗歌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秋晚杂书三十首》的创作背景可能包括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诗歌,方回可能抒发了自己对时事、生活和人生的看法和感慨。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